在货币领域,“藏币” 行为的法律定性与量刑因所涉货币性质不同而有极大差异,其中伪造货币罪和持有、使用假币罪较为常见。
若藏币指收藏伪造货币,且数额较大,将触犯刑法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,出售、购买伪造货币或明知是伪造货币而运输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;数额巨大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2022 年,山东泰山区法院审理一起案件,两名被告人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,虽有坦白、认罪认罚等从轻情节,仍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,追缴违法所得并没收伪造货币及作案工具。
持有、使用假币也有相应量刑标准。依据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》,明知是伪造货币而持有、使用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;数额巨大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实践中,认定 “数额较大”“巨大”“特别巨大”,需结合具体金额及相关司法解释确定。
虚拟货币藏币问题同样值得关注。在我国,虚拟货币不具法定货币地位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。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明确,比特币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法偿性,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。若因虚拟货币交易涉嫌非法经营、金融诈骗、洗钱等犯罪,将依据具体罪名量刑。例如,参与虚拟货币交易为电信诈骗、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洗钱,可能面临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指控,量刑依犯罪情节轻重,从拘役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等,还可能并处罚金。
货币收藏领域水很深,收藏者务必确保藏品来源合法合规。收藏伪造货币、非法持有使用假币或参与虚拟货币非法交易,都可能触犯法律,面临刑事处罚。在参与货币相关活动时,要增强法律意识,谨慎甄别,避免因无知陷入法律困境,承担严重法律后果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